作為一個幾十歲的成年人,可能會覺得自己有些不對勁的地方,卻又說不清到底是怎麼回事。比如:
總有空虛的感覺;
害怕被依賴;
對別人的期望和自己對自己的期望缺乏明確的認識;
對自己沒有同情心,卻對他人充滿同情;
內疚、害羞、總是責備自己;
自尊心低;
完美主義;
感覺自己生活中有問題,卻不知道到底是啥問題;
難以控制或表達自己的情緒……
總之一句話:只要出錯,都是我的錯,我和其他人不同,我總是缺了點什麼。
但事實上,這並不是你的錯,只是你可能經歷了童年時代的情感疏忽。
什麼是童年期的情感疏忽?當父母撫養孩子的時候,沒有對孩子的情感需求做出充分反應時,就會發生兒童期的情感疏忽。
情感疏忽不易察覺,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微妙,所以爸爸媽媽也很難發現自己正在這樣做,即便在一些充滿愛心的、和睦的家庭里,也會發生童年情感疏忽。
比如父母其實提供了很好的生活上的照料,總體把孩子照顧得不錯,但是缺少了一些看不見的東西:
沒有驗證孩子的感受或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
簡而言之,情感上的疏忽是指父母沒有看到,認識或理解孩子的真實面貌。情感忽視的傷害1975年,愛德華·特羅尼克(Edward Tronick)及其同事展示了「靜止面孔實驗」 。
實驗的過程,就是讓一個嬰兒與「面無表情」的媽媽進行了三分鐘的「互動」。
一開始,寶寶和母親面對面坐著,他們對彼此微笑並交談。
寶寶積極的回應媽媽,還蹦出了一個音:「Dah」!
媽媽也積极參与寶寶的遊戲,和她玩耍:
接下來,研究者請媽媽別再回應,開始「面無表情」:
寶寶很快意識到不對勁,表情開始警惕:
她開始想盡辦法吸引母親的注意力,希望喚回曾經那個親切的媽媽:
她對媽媽微笑:
指給媽媽看,因為她剛才這樣做過,當時媽媽很高興:
她甚至再次發出了「Dah」,希望媽媽像剛才那樣回應她:
然而努力都無效,寶寶一直被媽媽忽視。她開始表現出痛苦和沮喪,開始哭泣:
媽媽趕緊修復,微笑的媽媽再次出現:
寶寶立刻迅速調節自己的情緒,大團圓結局:
這個實驗換成爸爸來做,也有和媽媽同樣強烈的反應。所以爸爸在孩子的生活中也非常重要。「靜止面孔實驗」讓我們看到:我們所有人都非常容易受到與其親近的人的情感或非情感反應的影響。
曾經有人認為嬰兒無法理解情緒。然而,在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即便是很小的嬰兒,也能回應爸爸媽媽的情緒。他們不僅能回應成人的互動,還在積极參与和塑造與成人之間的社交互動。
父母都可能無意識地對孩子露出過「面無表情」的臉,比如自己很忙、正在做晚餐、正在照顧弟弟……於是無法及時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
如果只是短時間發生還好,一旦爸爸媽媽意識到了,及時開始回應孩子,孩子也能迅速地調節自己的情緒,輕鬆恢復和爸爸媽媽的連接。
但如果爸爸媽媽面無表情的時間較長,也沒有及時修復,可能會對嬰兒的發育造成不利影響。
這會無形中導致孩子覺得自己的需求並不重要,自己的感覺也無關緊要,或者自己永遠不要尋求幫助(因為這會被視為軟弱的標誌)。從而徹底放棄從他人那裡獲得情感反應。
有研究表明,父母對自己的需求沒有反應的孩子,在信任他人、與他人建立關係以及調節自己的情緒方面,會遇到更多麻煩。
哪些父母容易在情感上忽視孩子?首先,我要說的是,大多數父母都是充滿善意的,通常都會儘力照顧孩子。但有的父母可能自己小時候就經歷過情感上的忽視,從而不太懂得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也有些育兒風格的特質,會無意中導致情感上的忽視。比如:專制型父母:會對孩子要求很嚴格,給孩子提出各自要求,設定各種規則,要求孩子服從,但是不在乎孩子的想法,忽視了對孩子感受和需求的傾聽。放縱型父母:對孩子沒有啥要求,也沒有啥規則,用我們中國話說就是「慣著」。孩子可能很難設定自己的界限和成年限制。具有自戀品質的父母:會感到世界圍繞著自己旋轉,通常更在意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孩子的真正需求。完美主義者父母 :傾向於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做得更多或更好。即便孩子考了99分,也會因為沒得100分而對孩子發牢騷。
父母是完美主義者,孩子很可能長大後也成為完美主義者,對自己設定過高的、卻通常不切實際的期望,又因為總是達不到期望而充滿焦慮。缺席的父母:出於各種現實原因,比如疾病,工作太忙、頻繁出差、離婚……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經常缺席,使得孩子小小年紀就承擔起來家庭的責任。
比如有的孩子早早學會了自立,不僅能照顧自己,還能撫養年幼的兄弟姐妹,懂事得讓人心疼。
這些孩子往往過分負責,像個小大人,直到成年後也是如此,直到自己不堪重負。
如果你正為人父母,如何與孩子建立好情感聯繫?學習了解孩子的情感反應、情感需求,可以幫助你和孩子建立聯繫。首先,告訴自己和孩子:情緒沒有對錯。想想生活中出現的場景:
孩子因為想吃零食卻沒得吃到,他非常失望,不停地哭;
孩子被別人搶了玩具,他非常憤怒,打了那個小朋友一巴掌;
孩子因為見到陌生的叔叔,他非常害羞,躲在媽媽身後不願意打招呼;
孩子看到媽媽給鄰居家的妹妹買了玩具,他非常妒忌,於是去欺負了妹妹;
這種情況下,我們最不能接受的到底是什麼?
真的是孩子有點「失望」、「憤怒」、「害羞」、「妒忌」的情緒呢?
還是孩子因為這些情緒出現的「大哭」、「打別的小朋友」、「不打招呼」、「欺負小妹妹」這些不好的行為呢?
很明顯,一定是後者吧?
第二,了解情緒背後的需求我們第一時間能看到的,都是孩子的行為。
但是這些行為的背後,隱含了孩子的哪些情緒?
這些情緒的背後,隱含了孩子什麼樣的需求?
孩子因為沒吃到糖,撒潑大哭,委屈得不行,他內心可能很需要被理解;
孩子和小夥伴鬧翻了,難過得直掉眼淚,他內心可能很需要是被認可;
對著淚流滿面、大喊大叫、一點都不再可愛的孩子,爸爸媽媽確實很難說出:
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
我知道你現在很憤怒;
我知道你現在很內疚……
這是一個需要爸爸媽媽自己先長期練習,改善自己的言行,去引導小朋友的過程。
如果有一天我們做到了,不僅孩子會覺得自己被理解,我們自己也沒有那麼手足無措了。
當孩子們最不可愛的時候,正是他最需要愛的時候。
如果你認為自己小時候可能在情感上受到忽視,怎麼辦?首先問問自己下面這些問題:
你會努力表達自己的情感嗎?
你感覺被關閉了嗎?
生活中,是否有人跟你說過,他們希望看到你更多的情感反應?
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家人有沒有禁止你表達某種情緒?
你是否對生活感到疲憊,難以和他人微笑和交談?
即便童年的情感忽視,影響到了我們成年後的生活,但這並不是沒法改變的事情。
相反,只要意識到這個問題,我們完全可以做些努力來幫助自己。
1、學會發現情緒
如果你的成年生活與你的情感脫節,那麼第一步就是:
學會識別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
首先要承認舒服和不舒服的感覺,這一點很重要。
一旦感到沮喪,你可以專註於這種不舒服的細微差別。
一開始,你可能都沒法用語言來形容自己的感受。這很正常,因為你以前可能從未談論過自己的感受。
2、確定自己的需求,想辦法滿足
許多成人在兒童時代就受到情感上的忽視,常常不知道自己的需求,也不認為自己的需求應該得到滿足。
從現在起,我們應該拓展自己形容情緒的辭彙。比如我很高興、委屈、興奮、難過、輕鬆、傷心、開心、痛心、沮喪、生氣……
一旦確定自己的需求,就採取行動滿足它。
3、也許你認為自己的需求不配得到滿足,告訴自己,這只是信念,不是事實。
解構你長期形成的舊信念,可能會有所幫助。你和每個地球人都一樣,不論童年時期是怎麼過的,你的情感需求都值得被滿足。
4、從小步驟開始,對自己溫柔以待
首先,避免嚴厲批評自我。
第二、認識到自己,以及所有人都不完美,所有人都會遭受痛苦的事實。
第三、正念,對過去的經歷保持公正的意識,即使是痛苦的經歷,也不要忽略或誇大其影響。
能夠滿足自己的身體和情感需求的人,才可以更好地照顧他人。
在滿足自己的需求之前,就試圖先滿足家人,上司,孩子,朋友……往往會傷害自己的幸福感;反之,能充分滿足自己需求的人,才能夠更好地應對日常壓力。
特別是對於辛勤照顧孩子的父母來說,先照顧好自己尤其重要。
心情愉悅的爸爸媽媽,才能享受和孩子在一起時的樂趣,這是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靜止面孔實驗」:面無表情的媽媽VS微笑媽媽,孩子的反應好心疼
作為一個幾十歲的成年人,可能會覺得自己有些不對勁的地方,卻又說不清到底是怎麼回事。比如:
總有空虛的感覺;
害怕被依賴;
對別人的期望和自己對自己的期望缺乏明確的認識;
對自己沒有同情心,卻對他人充滿同情;
內疚、害羞、總是責備自己;
自尊心低;
完美主義;
感覺自己生活中有問題,卻不知道到底是啥問題;
難以控制或表達自己的情緒……
總之一句話:只要出錯,都是我的錯,我和其他人不同,我總是缺了點什麼。
但事實上,這並不是你的錯,只是你可能經歷了童年時代的情感疏忽。
什麼是童年期的情感疏忽?
當父母撫養孩子的時候,沒有對孩子的情感需求做出充分反應時,就會發生兒童期的情感疏忽。
情感疏忽不易察覺,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微妙,所以爸爸媽媽也很難發現自己正在這樣做,即便在一些充滿愛心的、和睦的家庭里,也會發生童年情感疏忽。
比如父母其實提供了很好的生活上的照料,總體把孩子照顧得不錯,但是缺少了一些看不見的東西:
沒有驗證孩子的感受或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
簡而言之,情感上的疏忽是指父母沒有看到,認識或理解孩子的真實面貌。
情感忽視的傷害
1975年,愛德華·特羅尼克(Edward Tronick)及其同事展示了「靜止面孔實驗」 。
實驗的過程,就是讓一個嬰兒與「面無表情」的媽媽進行了三分鐘的「互動」。
一開始,寶寶和母親面對面坐著,他們對彼此微笑並交談。
寶寶積極的回應媽媽,還蹦出了一個音:「Dah」!
媽媽也積极參与寶寶的遊戲,和她玩耍:
接下來,研究者請媽媽別再回應,開始「面無表情」:
寶寶很快意識到不對勁,表情開始警惕:
她開始想盡辦法吸引母親的注意力,希望喚回曾經那個親切的媽媽:
她對媽媽微笑:
指給媽媽看,因為她剛才這樣做過,當時媽媽很高興:
她甚至再次發出了「Dah」,希望媽媽像剛才那樣回應她:
然而努力都無效,寶寶一直被媽媽忽視。她開始表現出痛苦和沮喪,開始哭泣:
媽媽趕緊修復,微笑的媽媽再次出現:
寶寶立刻迅速調節自己的情緒,大團圓結局:
這個實驗換成爸爸來做,也有和媽媽同樣強烈的反應。所以爸爸在孩子的生活中也非常重要。
「靜止面孔實驗」讓我們看到:
我們所有人都非常容易受到與其親近的人的情感或非情感反應的影響。
曾經有人認為嬰兒無法理解情緒。然而,在這個實驗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即便是很小的嬰兒,也能回應爸爸媽媽的情緒。他們不僅能回應成人的互動,還在積极參与和塑造與成人之間的社交互動。
父母都可能無意識地對孩子露出過「面無表情」的臉,比如自己很忙、正在做晚餐、正在照顧弟弟……於是無法及時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
如果只是短時間發生還好,一旦爸爸媽媽意識到了,及時開始回應孩子,孩子也能迅速地調節自己的情緒,輕鬆恢復和爸爸媽媽的連接。
但如果爸爸媽媽面無表情的時間較長,也沒有及時修復,可能會對嬰兒的發育造成不利影響。
這會無形中導致孩子覺得自己的需求並不重要,自己的感覺也無關緊要,或者自己永遠不要尋求幫助(因為這會被視為軟弱的標誌)。從而徹底放棄從他人那裡獲得情感反應。
有研究表明,父母對自己的需求沒有反應的孩子,在信任他人、與他人建立關係以及調節自己的情緒方面,會遇到更多麻煩。
哪些父母容易在情感上忽視孩子?
首先,我要說的是,大多數父母都是充滿善意的,通常都會儘力照顧孩子。但有的父母可能自己小時候就經歷過情感上的忽視,從而不太懂得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也有些育兒風格的特質,會無意中導致情感上的忽視。比如:
專制型父母:
會對孩子要求很嚴格,給孩子提出各自要求,設定各種規則,要求孩子服從,但是不在乎孩子的想法,忽視了對孩子感受和需求的傾聽。
放縱型父母:
對孩子沒有啥要求,也沒有啥規則,用我們中國話說就是「慣著」。孩子可能很難設定自己的界限和成年限制。
具有自戀品質的父母:
會感到世界圍繞著自己旋轉,通常更在意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孩子的真正需求。
完美主義者父母 :
傾向於相信自己的孩子能做得更多或更好。即便孩子考了99分,也會因為沒得100分而對孩子發牢騷。
父母是完美主義者,孩子很可能長大後也成為完美主義者,對自己設定過高的、卻通常不切實際的期望,又因為總是達不到期望而充滿焦慮。
缺席的父母:
出於各種現實原因,比如疾病,工作太忙、頻繁出差、離婚……父母在孩子的生活中經常缺席,使得孩子小小年紀就承擔起來家庭的責任。
比如有的孩子早早學會了自立,不僅能照顧自己,還能撫養年幼的兄弟姐妹,懂事得讓人心疼。
這些孩子往往過分負責,像個小大人,直到成年後也是如此,直到自己不堪重負。
如果你正為人父母,如何與孩子建立好情感聯繫?
學習了解孩子的情感反應、情感需求,可以幫助你和孩子建立聯繫。
首先,告訴自己和孩子:情緒沒有對錯。
想想生活中出現的場景:
孩子因為想吃零食卻沒得吃到,他非常失望,不停地哭;
孩子被別人搶了玩具,他非常憤怒,打了那個小朋友一巴掌;
孩子因為見到陌生的叔叔,他非常害羞,躲在媽媽身後不願意打招呼;
孩子看到媽媽給鄰居家的妹妹買了玩具,他非常妒忌,於是去欺負了妹妹;
這種情況下,我們最不能接受的到底是什麼?
真的是孩子有點「失望」、「憤怒」、「害羞」、「妒忌」的情緒呢?
還是孩子因為這些情緒出現的「大哭」、「打別的小朋友」、「不打招呼」、「欺負小妹妹」這些不好的行為呢?
很明顯,一定是後者吧?
第二,了解情緒背後的需求
我們第一時間能看到的,都是孩子的行為。
但是這些行為的背後,隱含了孩子的哪些情緒?
這些情緒的背後,隱含了孩子什麼樣的需求?
孩子因為沒吃到糖,撒潑大哭,委屈得不行,他內心可能很需要被理解;
孩子和小夥伴鬧翻了,難過得直掉眼淚,他內心可能很需要是被認可;
對著淚流滿面、大喊大叫、一點都不再可愛的孩子,爸爸媽媽確實很難說出:
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
我知道你現在很憤怒;
我知道你現在很內疚……
這是一個需要爸爸媽媽自己先長期練習,改善自己的言行,去引導小朋友的過程。
如果有一天我們做到了,不僅孩子會覺得自己被理解,我們自己也沒有那麼手足無措了。
當孩子們最不可愛的時候,正是他最需要愛的時候。
如果你認為自己小時候可能在情感上受到忽視,怎麼辦?
首先問問自己下面這些問題:
你會努力表達自己的情感嗎?
你感覺被關閉了嗎?
生活中,是否有人跟你說過,他們希望看到你更多的情感反應?
當你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家人有沒有禁止你表達某種情緒?
你是否對生活感到疲憊,難以和他人微笑和交談?
即便童年的情感忽視,影響到了我們成年後的生活,但這並不是沒法改變的事情。
相反,只要意識到這個問題,我們完全可以做些努力來幫助自己。
1、學會發現情緒
如果你的成年生活與你的情感脫節,那麼第一步就是:
學會識別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
首先要承認舒服和不舒服的感覺,這一點很重要。
一旦感到沮喪,你可以專註於這種不舒服的細微差別。
一開始,你可能都沒法用語言來形容自己的感受。這很正常,因為你以前可能從未談論過自己的感受。
2、確定自己的需求,想辦法滿足
許多成人在兒童時代就受到情感上的忽視,常常不知道自己的需求,也不認為自己的需求應該得到滿足。
從現在起,我們應該拓展自己形容情緒的辭彙。比如我很高興、委屈、興奮、難過、輕鬆、傷心、開心、痛心、沮喪、生氣……
一旦確定自己的需求,就採取行動滿足它。
3、也許你認為自己的需求不配得到滿足,告訴自己,這只是信念,不是事實。
解構你長期形成的舊信念,可能會有所幫助。你和每個地球人都一樣,不論童年時期是怎麼過的,你的情感需求都值得被滿足。
4、從小步驟開始,對自己溫柔以待
首先,避免嚴厲批評自我。
第二、認識到自己,以及所有人都不完美,所有人都會遭受痛苦的事實。
第三、正念,對過去的經歷保持公正的意識,即使是痛苦的經歷,也不要忽略或誇大其影響。
能夠滿足自己的身體和情感需求的人,才可以更好地照顧他人。
在滿足自己的需求之前,就試圖先滿足家人,上司,孩子,朋友……往往會傷害自己的幸福感;反之,能充分滿足自己需求的人,才能夠更好地應對日常壓力。
特別是對於辛勤照顧孩子的父母來說,先照顧好自己尤其重要。
心情愉悅的爸爸媽媽,才能享受和孩子在一起時的樂趣,這是送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